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节 (第1/3页)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正如爱德华·威腾判断的那样,当华清杨选清的团队通过数据证明了乔泽博士论文的正确性后,许多人彻夜未眠。 这对于诸多物理学家而言,的确是值得庆祝的一天。 他们又多了一个极为好用的工具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需要像数学家那样去细究方程代表的意义,他们只需要知道乔泽给他们的方程是正确的,知道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就够了。 就好像当司机只要学会开车就行,总不能让每个司机在买车开或者考驾照之前,都还必须先去学习怎么造车,修车…… 后者只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毕竟全世界像乔泽、爱德华·威腾这样的学者都不多。 然而才庆祝了一晚,第二天豆豆在微博上发的图片合订版,就开始在传开了。 引力量子化?引力子存在的证据? 伟大的乔教授啊! 说好了当物理学家之友的,但这却是奔着要当现代物理学之父来了? 这下就不好平辈论交了,搭配上乔泽的年纪,着实有些尴尬。 尤其是杨选清,在看到国内第一时间传来的图片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更尴尬的还在于,他昨天才跟爱德华·威腾说乔泽对于他们的研究不太感兴趣,结果第二天乔泽就通过微博的形式发布了如此逆天的东西。 属实有些打脸了。 当然,这还是次要的事情,关键是如果这个推论又是正确的,他们真能靠这个方程找到引力子存在的证据,接下来关于标准模型修正的讨论,就属实是件很刺激的事了。 基础物理学最重要的底层机制将历史性的出现一个东方人的名字。 西方心心念念了一个世纪的大统一理论将借一位华夏年轻数学家之手完成,这位数学家甚至从没有过西方留学的经历,他甚至没有拜访过核子研究中心。 真的,仔细看完这些图片之后,杨选清情绪极为复杂。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在对着这几张原始图片发呆的时候,爱德华·威腾又打来了电话。 “杨教授,我猜你已经看到乔泽最新发布的基本粒子模型了,对吗?” “是的,威腾教授,你也知道了?” “我很难不知道,毕竟他是在一个类似于,嗯,推特的软件上提出的这些构想,你肯定想不到,这个模型在我看到之前,已经在世界上转了整整一圈。 如果你现在点开脸书跟推特,就能看到有很多同样的图片。显然乔教授是个任性的人,又或者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他其实并不想当一个单纯的数学家?” 很明显,爱德华·威腾开了个玩笑。 不过这个玩笑恰好跟他的经历很相符。 身为物理学家,却拿到了菲尔兹奖这件事,就很离谱。 “其实如果乔教授发表在arxiv.上效果其实差不多,但可能不会被转到脸书跟推特上。”听了爱德华·威腾的话,杨选清只觉得一头包。 只觉得乔教授的确是有点任性了。 有话不能好好说嘛,微博那种地方,做科普都费劲,哪承载得起这种文字?至于推特跟脸书…… 就更扯淡了,乔泽提出的东西简直跟主要人群格格不入,那上面还在宣传“现代地平说”呢。 哪个正经教授会在微博上看论文、发论文?乔教授也算是开了先河了。这是要把自己类比民科? 地方上的学校也是不靠谱。 “哈哈,也许这是乔教授想要彰显个性呢。别忘了他的年纪,我在跟他一样年纪的时候,也很叛逆。好了,杨教授,不说这些了。还记得我昨天跟你聊的事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