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3节 (第1/3页)
一时间两人都有些后悔专门来道歉了。 真是欠的…… 谁懂功成名就了,还得收到家庭作业的心情? 眼见对方两人没有异议,乔泽便决定终止这次谈话。 “就这样说定了,期待你们的投稿。再见。” 然而没等乔泽点下关闭按钮,爱德华·威腾突然叫出了声:“等等。” “嗯?” “是这样的,乔泽,我们在8.5tev能量强度,电子束流强度约为0.8 ampere下进行了多次试验,拿到了一些数据,让我有了一个构想。我们可以根据引力子的特性,制造专门的引力子传感器。但现在有些问题,你认为灵敏度能达到多少能探测出蕴含引力子跟希格斯粒子产生互动的详实数据?” 乔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思考了片刻问道:“你们可以持续产生希格斯粒子?” 爱德华·威腾立刻答道:“碰撞能量控制在10 tev,电子束流强度保持在0.8ampere,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观察到希格斯粒子。这也是目前对撞机能长时间保持的极限。” 乔泽在心头计算,随口问了句:“所使用的加速器半径是多少?” “约四公里。” 很快乔泽随口报出了一组数据:“我认为要让识别效率达到90%,其时间分辨率至少需要达到0.3纳秒,灵敏度则至少需要达到0.01μn,才能满足要求。” 爱德华·威腾微微皱起了眉头:“要求这么高?” 乔泽没有接话。 对方只是问他一个建议,至于设计出这种传感器难度有多大,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如果降低些要求呢?” “实验结果的意义变小,又或者引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持。这方面你们落后了。如果能引入我们的人工智能程序,更新算法,也许能弥补测量精度的不足。” 乔泽很中肯的给出了建议。 当然这个建议肯定是不可能通过的。 爱德华·威腾扯着嘴角笑了笑,说道:“其他没什么事了。” “哦,那挂了。” 随后乔泽很自然的挂断了视频。 …… 美国,普林斯顿,洛特·杜根的办公室,爱德华·威腾看着已经观点的屏幕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哎……” “早跟你说了不用试探了。他不会在意的。”洛特·杜根波澜不惊的说道。 其实爱德华·威腾也没什么坏心思,他本以为乔泽会对验证蕴含引力子跟希格斯粒子反应有兴趣,所以提出了这个引力子传感器的开发项目。 本意是想把乔泽拉到这个项目中来。 有了乔泽的加入,许多工作能减少许多。 但很显然,乔泽对这件事并不是很感兴趣。 “这是个补全理论的好机会。如果他愿意出一些力,能少走很多弯路。这是件好事。”爱德华·威腾强调道。 “但他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可能不屑于用这种方式来补全这套理论。爱德华,你还不明白吗?他不是那种传统的数学家,同样也不是传统的物理学家,他的思想很奇怪,如果可以他更愿意靠想象力来解决问题。” 洛特·杜根耸了耸肩,说道。 “想象力?” “有时候我觉得他就像弗里曼·戴森,不,这么说其实对乔泽并不公平。因为他甚至要比弗里曼·戴森更为优秀。他大概根本不屑于用验证的方式去补全他的理论。你也看了那个视频,他说了,接下来他会花大概半年时间补足这套理论的数学结构。呵呵……半年。” “戴森教授么?”爱德华·威腾笑了笑。 这个形容,让爱德华·威腾一时间不知道如何评价。 弗里曼·戴森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非传统的思维方式而闻名。 对于大众来说最耳熟能详的,大概就是他设计出的那套恒星能量利用系统——戴森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