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_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1/2页)

    “徐知青你……”

    张嫂子说不过徐婉宁,只能气呼呼地站到一边。

    她也怕自己说的多了,引得其他人生气。

    毕竟,这么多乡亲来找徐婉宁,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徐知青,你张嫂子一直都这样不会说话,你也别往心里去,别跟她一般见识。我们今儿来找你,是想请你帮个忙。”

    说话的是村长媳妇朱婶子,自打徐婉宁穿书来以后,这位朱婶子帮衬过她好几次,所以徐婉宁对朱婶子的态度也比对其他人友善一些。

    “朱婶子,您先说说是什么事情,我也好考虑自己是不是能办到。”

    “我们都听说了,你的高考成绩可是黑省最高分,比第二名高出了几十分呢。距离你去上学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利用这段时间,给咱村里准备明年考大学的学生补补课啊?”

    今年刚恢复高考,参加高考的大多数是被迫没学上的学生,以及下乡的知青,还有一些眼界开阔的农村人,但这部分毕竟只是占据了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农村人碍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担心这是个骗局,所以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第198章 折中的办法

    如今高考成绩下来,不止下乡的知青,就连林家林荃都考了三百多的高分,妥妥的有大学上了。

    而徐婉宁更是考出了四百八十七分的高分,甚至惊动了市教育局的局长,对方亲自到林家来送喜报。

    这让一辈子没什么大见识的乡下人红了眼,巴不得考高分受到尊敬的是自己家的孩子。

    但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他们也只能期待明年的高考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徐婉宁给自家孩子补课,还怕他们的孩子考不上高分吗?

    这些人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让徐婉宁气笑了。

    她摆了摆手:“抱歉诸位,我已经跟我娘家妈约好了,等报考完志愿后就会回京市过年。等我过完年再回来大江村,待不了几天估摸着就要去上学了,所以恐怕抽不出时间帮你们的孩子补课。”

    “啊?徐知青,反正你大学也要在京市上,不如今年过年就别过去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一家子团圆呢!”

    但给他们家孩子补课的机会可就只有这么一次啊!

    “你这个老泼皮真是好大的脸,你以为你谁,张口闭口就让我家阿宁为了你家孩子委屈她自己?我呸,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

    林母忍无可忍下,站出来跟这群人对骂。

    本来就有求于人,他们也不好真的跟林家人撕破脸,只能求助的看着徐婉宁,希望她能改变主意。

    徐婉宁也知道,国家现在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纵使是农村人,也保不齐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天赋。况且想要更进一步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能轻易就被扼杀。

    所以,她没有太过直接的拒绝,而是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现在镇子上的学校都重新开了,如果你们真想让家里孩子考大学,不如送他们去学校上学,接受系统的教育。当然了,我用过的课本,以及我整理的笔记,都可以无偿贡献出来,我会交给朱婶子,你们谁家要用,就去找朱婶子家借就行。”

    “该说的我都说了,希望各位不要再来我家堵人了。”

    徐婉宁最后一句话,说的在场的人脸色都有些讪讪的。

    不过她能将笔记贡献出来已经很不错了,要是他们继续逗留在这里,惹得她心生厌恶,反而不愿意帮忙了咋办?

    于是,众人说了几句不走心的感谢的话以后,就纷纷离开了。

    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等院儿里重新恢复安静后,徐婉宁让松寒去将袁欣找来,她自己则拉着林荃开始聊天。

    “……总之,我大嫂分析了利弊后,觉得教育学最适合你。不过这关乎到你将来的前途,所以还是得你自己做决定。”

    “就听大嫂和嫂子我,我学教育学。”林荃笑的一脸憨厚:“我这人没别的优点,就听劝。”

    嫂子和嫂子的大嫂都是读过很多书的,懂的肯定比她多。

    他们都觉得教育学好,那她就学教育。

    以后出来还能当老师呢,这样也解决了初念和初林上学的问题。

    多好。

    很快,袁欣也来了。

    徐婉宁又将陈烨的话跟袁欣复述了一遍。

    “所以,你要想报考外国语学校的话,得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学习外语。”

    “我明白了,婉宁,谢谢你。”

    袁欣拉着徐婉宁的手,言辞恳切:“看在咱们这么好关系的份儿上,你肯定不介意利用你回京前的这段时间,帮我复习一下外语吧?”

    徐婉宁的外语水平是真的好,那一口流利的口语,简直比外国人说的还顺溜。

    徐婉宁一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