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节  (第1/2页)
    “潘郎君。”庞叔走在前头,先一步地看到潘文济,他连忙停下脚步行礼。    后方,许黟也停下脚步,目光扫向前方停下的人时,愣了愣。    他很快反应过来,行礼道:“见过潘县尉。”    “是你?”潘文济的表情古怪,“你就是那制消食丸的许大夫?”    许黟不知道他们在惊讶什么,点点头说:“是在下。”    潘文济感叹:“原来如此巧合。”    他们兜兜转转要找的许大夫,竟就是拐子案的报案人。    屋里,庞博弈在看到许黟时,亦是如此想法。那回在市井里见到的年轻后生,如何想,都没法和制消食丸的大夫联系到一起。    许黟却没有多想,屋里有亮光,又点着灯,虽没有白日光线好,可也能看得清人的脸色。    这位庞郎君脸色苍白,无光,唇角无色,精神状态肉眼可见的憔悴。    许黟直接进入主题:“庞官人的头疾已有多久?”    庞博弈敛起思绪,看着许黟说道:“有五载之久。”    许黟又问:“头痛症是偏左还是偏右?”    庞博弈:“左边犯病多,一疼起来似有东西在作祟,常不能眠。”    许黟:“能进食?”    庞博弈叹口气,轻声道:“重时无食欲,食不下。”    许黟听得这话,锁着眉头地让他伸手。    庞博弈没有因他年纪轻而散漫对待,便伸出手给他诊脉。    许黟的手指放在脉搏一探,就探出他这脉弦,让他张口查看舌苔。    只见苔白,心率急,伴有心烦。    许黟问他:“你这几日是否头痛得更厉害了,且眼睛频频难受?”    “确实如此。”庞博弈吃惊,问他怎么看出来他眼睛也不适的。    许黟说:“你这是风邪滞留少阳经,乃郁气不宣,心常有抑事,而如今又是入冬时节,遇了风寒更是大痛。”[注1]    庞博弈沉默,这话到底是说对了几分。    他默默地收回手,不敢去看旁边友人的眼睛。    潘文济缓而慢地深吸口气,询问许黟:“这如何能治?”    许黟道:“寻常的止痛药汤是治不好的,服用安神丸亦是失效。我先给庞官人开一剂药方试试,若是两剂服下有效,就可以继续服用。”    潘文济点点头,立马喊小厮备纸笔。    而后,他又问:“这病要是对症下药,可能痊愈?”    “能。”许黟颔首,看着他说,“此辩证为风邪上犯少阳之经,说到底还是因郁气引起,郁先伤肝后伤胆,必须要解郁。解郁则可解肝胆气,我所要开的药方,便是疏肝胆。”[注2]    他一边说,一边目光落到这位庞官人身上。    这人看着气度不凡,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又是盐亭县县尉的友人,可想而知,不是寻常人。    他提醒:“庞官人,你要想不犯病,还是莫要郁气烦心。”    庞博弈失笑:“庞某记下了。”    说完,备纸笔的小厮端着文房四宝回来。    许黟起身来到桌前坐下,提笔写药方。    他所开的药方拟用了散偏汤。这药方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辩证录》,里面所记载的病例,就与这庞博弈的病症极为相同,且脉苔皆是一致。    于是,他写下川穹十钱,生白芍五钱,白芥子一钱,香附二钱,白芷二钱,以及郁李仁、甘草和柴胡各一钱。[注3]    写完,他就把药方交给庞叔,让他连夜抓药煎服。    “这汤剂先服用两剂,要是有效,头痛轻缓,还可叫我回来二诊,我再定夺是否改方。”许黟对他们说。    庞叔拿着方子的手微微颤栗。    这药方与以往给庞博弈看病的大夫开的极为不同,他连忙收好,替庞博弈致谢。    许黟摇摇头:“无需多谢。”    庞博弈在旁边虚弱一笑,提着神道:“庞叔连夜将你从去往梓潼县的路上截回,是为无礼,许大夫莫要怪庞叔,他是为我心急。”    “医者本为治病救人,既然庞叔能寻到我,若我拒绝了,自己过不去本心那一道坎。”许黟不矜不伐,自若道。    潘文济连说了三声好,他看友人已经很累了,就替他做主,让庞叔送许黟出府,好去给庞博弈抓药煎药。    庞叔哪敢耽搁,连忙请许黟出屋。    他送别之前,在袖袋里拿出一块二两重的银块,递到许黟面前。    “这是诊金,许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