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  (第2/2页)
家交换货品的地方。    小顺村三人也是打听着来的,第一宿直接住在棚子集没动地方。    第二日辰时过后,摩肩接踵到处都是人,好在他们没走,不然连下脚地方都没有。    将带来的海货每样拿出来一袋子,敞开口让人观看。上前询问的不少,大部分不识货,问是什么东西,怎么个吃法。    好不容易有懂的,上来就压价。第一天,孟贵没让出手。    不说三人一路辛苦,就是防雨的油布钱怎么也得挣回来吧?    一整天,出价的跟县里收货那些人差不多,那折腾一趟图什么?    第二天,大半天过去,三人嗓子冒烟,喝口凉水得在嘴里含一会。一口下去,觉得心肝都晾在肚皮外头一样凉快。    好不容易撑到第三天,干粮吃差不多了,三人为了省钱也没住客栈。    都快散集的时候,来了个穿戴不错的中年人问价。那人四十多岁,身材看着挺有福气。    “三位小哥谁做主?海货怎么卖的?”    三人谁也没激情招呼了,叶青竹道:“老板看上哪种了?我们自己家腌制晾晒的海货,干净又实在。”    “哦?你们是渔民?”    “正是呢,这不是过去收货的给不上价,兄弟几个才想着过来闯闯。”    “那可巧了,你们最清楚这东西怎么烹饪才好吃了?”    叶青竹脸色有点绷不住,看着人模狗样的,唉……又是个问吃法的。    “最简单的熬粥,煲汤,又鲜又补。”    “哎?这位小哥不像泰州口音呢,泰州可不说煲汤一词。”    叶青竹下意识的挑了下眉,说习惯了,地方话他比不上堂远学得快。    “啊,是,老家南边葛州的,这不是发洪水,命大逃到这边的。    但是老板,我这两位兄长是真的本地人,不信让他们说两句。    孟大哥,孙大哥?”    “哎哎哎,我没别的意思。这不是走的地方多了,顺嘴一问。    说起洪灾,南边今年可惨呐!你大难不死,可见必有后福。你知道一场洪灾死了多少人?”    叶青竹解释道:“不瞒你说,我落脚在临照县后,这是第一次出远门,没听说到底怎么样了。再说我一个半大孩子,也管不了。”    “正是这话。要不说你命大呢,三十万呐,咱们一个国才多少人口?一场大水说没就没了。”    “多、多多多少?”    出声的是孟贵,临照县陆陆续续有些逃难的过来,听说县令大人没都放进来,好像是什么人不行还是怎么。    叶家七口都是孩子,也是逃过来的,他还以为不少人都活着,只是缺吃喝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