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第2/2页)
后,连带着家族下地府陪她那怨种儿子去了。    安定下来后,赵胤祯这太子一党势力扩大,算是因祸得福。    其实双方会到这地步都是一笔糊涂账。    成文帝后妃无数,子有二十二,赵胤祯行十一,母妃得宠,他本人并不得宠,先帝也是看过就忘的一个儿子。    皇后郑氏育有一子,行七,是中宫嫡子,生来贵重,要是不作妖的话,都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还是十一皇子的赵胤祯更没打算去争,日日闲散如咸鱼。    赵胤祯不打算争,不代表别人也是这么认为。    成文帝常去元妃宫中,见得赵胤祯多了,难免上心一二,也就多问了多聊了几句,赵胤祯怎么说都是心理年龄成年的现代人,能跟成文帝对上话,居然有来有往。    态度方面也是不卑不亢,闲适淡然,跟那些急于讨好的儿子女儿们都不太一样,帝王心思敏锐,他看得出来这个儿子对他没什么濡慕之情。    这倒叫文帝更觉得好奇,好玩,也不生气,就跟发现新事物一样探究起了老十一,生了几分父子之情。    在寻常人家父子之间的交流很正常,可这是一出生就要开始争斗的后宫,落在别人眼里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嫡子老七。    皇后郑氏本就不喜元妃久矣,日日咒这个妃子死希望那个美人暴毙,元妃在重点名单上。    成长环境对三观未成的孩子很重要,嫡子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久了见谁都觉得对方要谋害自己,对兄弟们的敌意都很大。    赵胤祯也渐渐进了老七黑名单,他只觉得赵胤祯平时的淡然都是装的,觉得十一弟弟是表里不一的妖艳贱货,铆足了劲针对他。    本来应该是靠山的成文帝已经对赵胤祯的兴趣消散,他知道赵胤祯是真的咸鱼,一点都不喜欢争斗,就转身去了南巡,没成想留下了空当。    中宫嫡子再加上兄长的身份有很多的磋磨庶弟的方法。    小的有从饭食,笔墨,功课,衣服,礼仪方面下手,大的更多,侍从,母亲,表妹甚至生命安全方面下手。    赵胤祯只是想退让,但不是软蛋,在武课上他冷着脸拔掉捅进他大腿的箭矢,看了一眼隐在一边的老七以及他抱着弓的伴读。    冷然一笑,就把染血的箭头抛了出去。    也加入了争斗,结果就是嫡子老七输了。    老七在秋猎安排猛虎埋伏,撒了药粉在赵胤祯身上想让他葬身虎腹,赵胤祯愣是抱住了老七不让他离开,要说赵胤祯也有点疯劲在,直接就是要死一块死。    于是老七被啃了脖子,魂归地府,赵胤祯被啃了大腿,留下了碗口大的疤,还是被老七用箭射过的那条多灾多难的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