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1/2页)
    酸话,摸了摸胳膊上的银镯子,心里畅快。    让你天天炫耀你那个读书好的儿子,会读书了不起啊。    你妹子家随便嫁个双儿,就有数不清的银钱。听说刚收完聘礼,陶弘致和李莲花两口子就去县城里看房子了,就等着买完房子,搬到城里去住了。    你李杏花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在村子里住着。    不过陶文毓这亲事,确实蹊跷。    陶弘致也就是在县城里做个文书,没听说跟府城有什么关系。怎么知府大人家的公子要娶他家的双儿。    前朝时,双儿地位低下,既不能像男子一样顶立门户,又不能像女子一样嫁为正妻,多数都沦为大户人家的玩物。    大景朝建立后,一直在努力提高双儿的地位。    但是在民间,积习难改,还是少有人娶双儿做正妻,尤其是大户人家。    一来双儿生育艰难,娶一个双儿,意味着很有可能没有嫡子。    二来双儿毕竟不同于女子,出门和其他贵夫人交际时多有不便。    ……    李杏花见那妇人没有反驳她,以为她是说不过自己。    得意洋洋道:“我就说有猫腻吧,你看看,都这个时辰了,接亲队伍还没来。怕不是知府公子临时悔婚了吧!”    话音刚落。    就见村口那唯一一条大路上,隐隐约约有车队行来,看起来浩浩荡荡的不少人。    待行得近了些,那边车队也看到了村子。    就听管事的好似喊了声什么,队伍里就响起了唢呐锣鼓声。    “起鼓隆咚——锵咚锵”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么一起。    喜庆的氛围也就起来了。    吹吹打打的声音越来越近,这李杏花的脸色也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像个调色盘一样,好不精彩!    “哈哈哈哈……”其余的妇人们没忍住,俱都大笑起来。    “我听弘致媳妇儿说了,这时辰是知府公子定的,说是大户人家办婚礼,都是选在什么黄昏,也就是太阳快落下去的时候。”    三婶子一边用力纳着她的鞋底子,一边道:“弘致媳妇儿还说,那知府公子这是重视咱们毓哥儿,接亲才也选的这个时辰。”    说话间,车队行得更近了。    就见一位红色锦袍的玉面郎君,骑着一匹青灰色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    后边跟着好几辆马车,还有不少下人拱卫在马车两旁。    下人们身上也都系着红布条,敲锣打鼓的,满脸喜气。    妇人们不由议论这知府公子长得真是俊俏。    也有人道,陶弘致李莲花两口子平日里并不待见他们家这个双儿,怎么说亲时给找了个这么好的。    许是知道这些妇人在议论他,灰马公子行到村口时,还朝着她们微笑着点了点头。    端的是玉树临风,文质彬彬,一派大家公子风范。    接亲队伍喜气洋洋地进了陶家村,直奔陶弘致家而去。    ……    此时的陶家,看起来也同样是一片喜气洋洋,满屋挂红。    一院子的人来来往往。    陶弘致的几个堂哥堂弟,连带着媳妇儿孩子们,都来陶家帮忙准备喜宴。    院子里已经搭了两个大土灶,两口大铁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里面是满满两大锅猪肉。    几个妯娌当着陶弘致两口子的面,都夸李莲花大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