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6节 (第2/2页)
以提前选。 但他准备回京城再说。 一般来说,有两个选择,他把自己想去的地方告诉李首辅,李首辅帮他处理好调令的,到时候直接从这个任地去往另一个任地。 期间不用回京城,对官员来说很是方便。 但纪元准备回去一趟。 可能,还会回来? 不一定是宁安州。 但可能会回来滇州府某个地方。 不过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刘同知叹口气,他还是发愁啊。 也就是宁安州百姓们还不知道这回事,等他们知道了,只怕要闹翻天。 其实不光本地官员们关注这件事,就连附近几个州府都在打听。 纪元虽然在宁安州当知州,但对他们周围都有影响,还是积极正面的影响。 武新府跟滇州城那边,一边担心纪元一走,橡胶作坊还会有变故。 另一边则是别的心思。 纪元如果不排斥滇州府的话,要不要到他们那做事? 直接做个府衙的同知,绝对也是高升。 宁安州的百姓都不知道,他们的知州大人任期还没到,已经被各方“预定”了。 如今宁安州百姓要面对的。 便是本地有史以来,第一次夏税。 此次夏税,收的是人头税。 等到秋税的时候,要交的便是田税。 就在各家准备好银钱,粮食,布匹的时候。 本地的橡胶作坊,染布作坊忽然宣布。 本地一部分人的人头税,由他们来交。 当然了,必须是家里种田的。 准确来说,所有农户的人头税,这两方包圆。 程亦珊所在的印刷作坊在听说这件事后,也来凑了一份。 她们的印刷作坊刚刚开始盈利,但她明白其中的意思。 经商的,做买卖的,赚取大利润的,要自动让利。 为的,大概还是稳定本地的农业。 他们这些人不事农业,不种粮食,还要吃粮食,便要有自知之明。 宁安州上下百姓,都觉得不敢置信。 人头税就这么免了? 不对,是有人代交了? 啊? 这也太好了吧。 此事自然有纪元插手。 他过手本地账目,自然知道本地橡胶盈利绰绰有余。 让本地橡胶作坊,染布作坊割肉,他们肯定心疼。 可此事也必须要做,你们挣大钱,做大买卖。 另一边,农户们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又便宜了,那不种田的人,岂不是过得很爽? 所以,这个人头税,他们必须出。 或者说,想要在本地做橡胶买卖,他们就要出。 甚至滇州府的所有橡胶作坊,以后都要如此。 他们或许有不满,但全都淹没在农户们欢呼的浪潮当中。 这些农户们可不是松散的一个个人。 里面还有伐木会的各个成员,所以即使纪元走了,同样能彼此牵制。 秋日的田税或许没办法,也只能提高产量,减少农户们的损失。 但这些杂税,纪元要想办法给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